“产前筛查”与“产前诊断”这两个词相信孕妈妈们都已经听过很多次了,虽然只有两个字的差别,但它们包含的内容区别却很大,孕妈妈们常容易弄混淆。
产前筛查是指通过经济、简便和较少创伤的检测方法,从孕妇群体中发现一些怀有疑似先天缺陷胎儿的高危孕妇,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,原则上要覆盖所有孕妇。
1. 染色体异常:目前筛查的目标疾病主要为21、18、13三体这三种最常见的染色体病。
2. 开放性神经管缺陷:如无脑儿、脊柱裂、脑膨出等畸形。
3. 先天性心脏病、脑发育异常、骨骼发育异常、消化道畸形、泌尿系统畸形等严重胎儿结构畸形。
4. 常见单基因遗传病如:地中海贫血、脊髓性肌肉萎缩症(SMA)、先天性耳聋等。
5. 此外,产前筛查还包括了孕妇疾病的筛查,如孕妇甲状腺功能、妊娠期糖尿病、子痫前期的筛查等。
早孕期联合筛查
1.孕9-13+6周抽血检测PAPP-A(妊娠相关蛋白)+Fβ-HCG(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)
2.孕11-13+6 周进行超声NT(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)检查
查血结果结合NT值综合评估胎儿患21三体、18三体等染色体病的风险,同时可以预测评估胎儿发生早产、自然流产、生长发育受限等不良妊娠以及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,给予早期干预治疗措施。
中孕期血清学筛查
孕15-20+6周抽血检测AFP(甲胎蛋白)+Fβ-HCG+uE3(游离雌三醇)等生化指标,以计算评估胎儿患21三体、18三体和神经管畸形的风险。
无创DNA检查(NIPT)
孕12 -22+6周抽孕妇血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胎儿游离 DNA,评估胎儿患21三体、18三体、13三体综合征的风险,是一种高精度的筛查方法。
常见单基因遗传病的携带者筛查
抽血进行地贫基因筛查、SMA基因筛查、耳聋基因筛查等,如果夫妻双方同时携带了同一种遗传病的基因突变,就可能生育遗传病患者。
每种筛查方案、筛查项目都有优点和局限性,孕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做合适的产前筛查项目。
产前筛查结果高风险不等于胎儿就有问题,就要引产。高风险的孕妇要根据医生建议进一步进行产前诊断,确定胎儿是否真有问题,然后决定是否需要引产。同时要注意,低风险孕妇也并不意味着胎儿100%正常,可以高枕无忧,仍需定期产检监测。
产前诊断指的是对筛查高风险的胎儿进行进一步的确诊检查,包括对胎儿染色体异常和结构畸形的诊断,明确胎儿是否有缺陷。产前诊断是预防出生缺陷的有效方法,也是进行宫内治疗的基础和依据。
1. 年龄≥35周岁的高龄孕妇;
2. 羊水过多或者过少;
3. 筛查发现染色体核型异常的高危人群、胎儿发育异常或可疑结构畸形;
4. 妊娠早期时接触过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缺陷的物质;
5. 夫妇一方患有先天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,或有遗传病家族史;
6. 曾生育过染色体病患儿或严重先天性缺陷患儿的夫妇;
7. 医生认为有必要进行产前诊断的其他情况。
目前,产前诊断主要针对胎儿结构异常和胎儿遗传性疾病进行诊断,胎儿结构异常的产前诊断主要通过影像学技术,包括超声和磁共振成像(MRI)。胎儿遗传性疾病的产前诊断则是通过绒毛膜穿刺、羊水穿刺、脐血管穿刺等手段取得胎儿组织、细胞进行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检测。
➡➡想要获取更多针对性医疗或用药咨询,详请登录“湖北省妇幼保健院”,预约【优生遗传中心】门诊号后,来院咨询。
作者:朱佩
审核:宋婕萍
编辑制作:丰小慧
图片:部分图片来源网络